摘要:伦理学视角下的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 引言: 2019年11月28日,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,导致13人死亡、15人受伤。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而在伦理学的视角下
伦理学视角下的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
引言:
2019年11月28日,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,导致13人死亡、15人受伤。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而在伦理学的视角下,这一事件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。
正文一:企业社会责任
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要承担起自身所对社会和环境的道德责任,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回收或处理等行为。吉林化工厂在发生此次爆炸事故之前,有没有履行其企业社会责任呢?从实际情况来看,这家化工厂曾多次违反环保法规,排放污水、排放废气污染环境,且多次被各级环保部门罚款。此外,该厂生产的盐酸等有毒化学品也未能妥善贮存、处理,从而引发爆炸事故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,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导致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正文二:捐款问题
在这起事故中,众多家庭不幸失去了亲人、朋友,需要充足的财力来赔偿受害者和家属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捐款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。根据报道,吉林化工厂在事件发生后通过各种途径的捐款总额不到400万元。看似数额不小,但与发生爆炸事故的影响相比,这个数字可以说微不足道。
那么,为什么吉林化工厂的捐款数量这么少呢?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伦理学中的概念——公正原则。公正原则指的是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义、公正的标准。而该原则的核心思想是,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受到尊重和获得利益。显然,如果吉林化工厂真的履行了其企业社会责任,就不会发生爆炸事故;而在事故发生之后,该厂则应该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赔偿责任。因此,吉林化工厂捐款数量的少与其对受害者、家属所应担负的责任相比是不公正的,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它的期望。
正文三:社会信任
社会信任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构建“诚信社会”的基础。平心而论,许多人对于吉林化工厂或许在此之前不是很熟悉,而这次爆炸事故的发生则让该企业一下子进入到了公众的视野。对此,我们可以采用“信任度”这个概念来描述在伦理分析中的作用。
然而,由于吉林化工厂在此之前多次违反环保法规、多次被罚款等情况,公众对该企业的信任度本就不高。吉林化工厂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则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度。
从这个角度出发,如果企业违反法规,对消费者或公众隐瞒产品信息等都不利于建立信任关系,进一步导致公众对企业的难以信任,可能会在未来影响其市场份额以及声誉等方面的损失,也会让消费者失去信任、口碑的信赖,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发展计划的实施。
结语:
吉林化工厂爆炸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,它不仅带来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还涉及到伦理问题、企业社会责任等诸多领域。因此,在从伦理学角度分析该事件时,我们不仅要以人为本,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的利益,以期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。